《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裡記載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對發問的勝鬘夫人言 :...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 : 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自性清淨心即本性、真性、真如心、本識等。釋迦牟尼所言之問題亦即「自性清淨心怎麼會出現煩惱?」之佛學根本問題。此一問題自釋迦牟尼在世與逝後已歷2500餘年,釋迦本人及其後緒修士尚未提出合理之解答。

 

       在此一釋迦牟尼佛難了知、未了知(若其已了知則為何未聞其宣講而載於佛經上?從未宣講則可斷其未了知也。)之根本大問題上,中國大哲學家熊十力(早期北京大學唯識學教授--牟宗三、唐君毅與徐復觀三位名哲學教授的老師)曾答德國李華德君言 :「先生意謂煩惱從何而來,佛家於此問題,從不解答。此中意義深微,難以言顯。煩惱本不實在。(經論說為客塵。無所依據,故名為客。)如何可追問來由?須知追問來由,便已是執著之心,即是煩惱發現也。此意,不知先生能契否?來書謂吾說煩惱由吾人自離失其清淨本然之性,故有。易言之,即由人類之墮落,故有。力前次說過此話否,今亦不能全憶,姑承認如是說,則此說亦無過失,確亦只與煩惱一詞展轉相訓,終未曾說及煩惱來由。蓋所謂離失清淨本然,正是煩惱現行故。仍未曾說煩惱從何處來也。」(據熊著《十力語要》卷一頁63.總頁130.1983年台北市洪氏出版社再版)熊氏之意,言煩惱從何而來之問題,佛家從不解答;他本人亦以為煩惱本不實在,不必追問其來由而求取解答也。

 

 熊氏之見地,筆者以為不然。凡事之發生,必有其因,煩惱之發生,自無例外也。古今不了真理之佛學修士及熊氏本人因探討不出煩惱產生之根本原因,故假言「於此問題,從不解答。」來搪塞、敷衍也。先聖孟子曰:「遁辭,知其所窮。」(出自《孟子.公孫丑篇》)用搪塞、敷衍等逃避現實的話來回答,吾人即已知其道窮也,不必再問可也!其實,煩惱之發生,自有其根本原因在。當絕待之宇宙本體--真性--在為自我磨煉而行一本散為萬殊,建立三界萬象生死海;為避免本體自我磨煉過久而趨死絕,再行萬殊歸為一本,萬殊分靈皆漸悟覺而得到解脫之後--此時世上已無所謂物質存在--,進入大休息狀態之時,本體即呈現渾渾融融,至真至善至美之無聲無色無臭妙境,現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之正象也;而本體在經過極長久之休息時間後,因避免休息過久,生機衰退,以致於死亡,乃發動其運動(自我磨煉)之一念--在佛學言,此即「『根本無明』不覺忽然念起」(根本無明即無始無明、元品無明)之一念也--,遂展開本體之一本散萬殊,大化流行運動也;物質宇宙因此而建立,萬物與我人類亦因此運動之一念而自本體分衍而化生矣!在佛學上言,人類在無始劫前(喻最初,極久遠之前)犯上染法之源即闇惑之原始一念--根本無明,依此無明而起種種惑業(稱為枝末無明),所以才有後來漂流於三界生死海中受到的生老病死及其他煩惱。如以上言,人類(或云萬物)之種種煩惱,其根源來自無始劫前之無明一念,而此無明乃由本體(真性)應本身生機之需要為磨煉而設計發生者;如我人在動了「運動」之一念時,便已藏下在運動過程中將受到流汗、疲乏甚至受傷或死亡等痛苦(猶言煩惱)之種子一般也。這些生老病死及其他諸煩惱之產生,乃本體故意發動其運動(大化流行)之一念,而使它們出現,用來折磨其萬殊分靈--即本體自我--,使在適度的磨煉下,增進本體之自我生機也。如吾人為增進健康而到大操場跑三千公尺(運動之一種),以流汗、受苦來自我磨煉一般也。若根本無明之大問題無解決,則一切佛理就只如鏡花水月一般,了無根柢,與真理永遠尚隔一層也!而此一「本體為要自我磨煉,由一本散為萬殊;又畏磨煉過久,本體將漸趨死絕而再行萬殊歸為一本之生態。如此,一散萬(來),萬歸一(往),一再散萬(來)之一來一往,一往一來,來往之間無盡期之運轉、化進,以求得絕待宇宙--真性--之晶瑩炳靈,永續生存、化進。」大意之學說稱為『磨煉說』,乃由筆者在求得一貫真道,歷經 上帝安排之嚴重人事考驗、磨難之後,於24歲(1984年秋)時徹悟大道所開創建立,而於1985年在新竹市郭正忠所出版之拙著《一貫道大綱》一書裡首先發表者。

 

又,誰云煩惱本不實在?難道受傷、生病、破財、輟學、失戀和失去親人等痛苦所帶來的煩惱是不痛不癢的嗎?(此依俗諦言;若依真諦,煩惱之生,在為自我磨煉,可云不實在也。然若不解析清楚,則於理有未徹也。)熊氏何以一生中苦於患漏髓症呢?經論言煩惱本為客塵,無所依據;此為其對煩惱之發生不了知真義而作失當之解也。若云追問煩惱之來由,便已是執著之心,即是煩惱發現;則吾人對天下之事,即不必探討其原因、理路,以避免其替我人帶來煩惱耶?此係熊氏對真理不了知所下之遁辭也。

 

有佛學修士謂余言 :「於自性清淨心如何為煩惱所染?此為佛學上所云『第一因』之問題,第一因之問題,在古今佛學上並無明確之解答。」是也,筆者創立之『磨煉說』竟解開彼釋迦牟尼佛學一派修士2500餘年來未解之最根本問題答案,是亦奇也

 

                                                                                        郭無妄     寫於  藍月齋

 

img011.jpg

    郭無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56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